人才培养讲话稿
同志们:
刚才,吴部长代表市人才办,就市“169三期工程”考核和“169四期工程”初步人选建议方案做了汇报,对今年底的人才工作进行了布置。大家谈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,请市人才办整理汇总。“169工程”作为我市人才工作的特色工程、品牌工程,选拔培养的是我市各行各业的高层次人才,他们是镇江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,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。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都要结合自身职能,跟踪做好这些人才的培养、使用、管理和服务工作。
今年是市人才工作成果丰硕的一年。丹阳市、扬中市获得“江苏省人才工作先进市”称号,丹阳新材料产业基地成为江苏省首批11个创新创业人才基地之一。全市1人入选国家“xx”,22人进入省高层次人才“引进计划”现场考察,15人增选为省“333工程”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。特别是市“331计划”首批资助34名海内外领军人才4090万元,这是镇江人才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,对于优化人才队伍结构,提升我市人才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,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。我们要总结行之有效的好经验、好做法,继续求真务实、开拓创新,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水平。下面,我简要讲三点意见。
一、要把人才作为跨越发展的第一资源、第一支撑。
现在,坚持人才优先发展,以“第一资源”支撑“第一要务”,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。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区域竞争的焦点。许书记经常讲,镇江的跨越发展,既是经济的跨越,也是人的素质的跨越。我理解,这一方面,是要提高人口素质,这是根本的;更直接的也更迫切的,是要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,包括人才的数量、层次,特别是结构(第四期169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工业的只占24%,其中新增的41人中工业口的只有16人,大量的还是社会事业和机关的同志)。这说明,我们人才工作对跨越发展的推动还要更加直接,与经济建设的融合还要更加紧密。我们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,每年拿出不少于2000万元推进领军人才“331计划”,就是希望通过整合资源,在人才工作上集中更大力量,在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上争取更大突破。今后,要进一步强化产业导向,围绕全市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,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,整体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、高技能人才和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,让人才成为镇江跨越发展最有力的支撑和保障。
二、要不断推动人才政策制度的创新和落实。
人才工作核心是政策制度,政策好,环境就好,对人才的吸引力就强。抓政策制度关键是两条,一要创新,二要落实,根据发展的需要积极调整政策导向,积极改进工作方法,积极营造竞争优势。现在,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思路和完备的政策体系,但是有些方面在力度上还不够,落实上还不到位。市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所有成员单位,在解放思想上要有更宽的尺度,在狠抓落实上要有更大的力度,比如,建立科学化、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制度,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、充分施展才能的人才选拔机制;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,构建人才服务体系,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;尤其是对领军人物要舍得给关键职务、搭重要平台、给优厚待遇,真正做到不拘一格。只有这样,我们镇江才会群英荟萃,人才辈出。
三、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。
近年来,从中央到省委、市委,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,人才工作不断推陈出新,工作范围逐步拓展,影响力不断扩大。中央正在筹备召开第二届全国人才工作会议,李源潮部长多次就人才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。人才工作面临重大机遇,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做好新时期的人才工作,靠一个部门不行,必须各部门齐心协力,关键是要发挥党委统领全局、协调各方的作用。一方面要明确各职能部门抓人才工作的主要职责,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在人才工作中的职能优势。另一方面要建立重大人才工作报告会商制度,使全市人才工作做到统筹协调,步调一致,凝聚合力。市委组织部作为牵头抓总部门,要健全科学决策机制、协调落实机制、督促检查机制和表彰激励机制,把全市的力量动员好、组织好、协调好。